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 博彩平台排行榜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星空体育 娛樂城排行 博彩平台 世界最大博彩网站 博彩平台推荐 十大网赌软件推荐注册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邵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规划摘要

发布时间:2015-12-02 10:28 信息来源:邵东县政府 责任编辑:

邵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规划摘要

县域部分

一、规划期限

     期限为:2014年——2020年;

二、规划范围

县域层面:包括全县3个街道办事处1661场,1768平方公里辖区范围。

县城规划区范围:调整后的县城规划区范围南以两市塘镇为界,西抵宋家塘镇桎木、坦塘、刘桥,牛马司镇的新桥、柳桥五个行政村西边边界,北达黑田铺镇的石鼓寨、双河、金玉亭、群和北面边界,东至黄陂桥乡的掌和、普庆、肖婆以及周官桥乡的桥塘、贺家桥、黄渡、大礼、息安、肖家冲东面边界。加上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邵东机场,规划区面积共计125.7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28万。

三、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县域户籍总人口为136万、常住总人口为125万,城镇人口约为7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55%,常住人口人口城镇化水平60%

四、产业发展与经济区划

(一)产业发展定位与选择 

1、产业发展定位:全国重要的轻工制造业之都、中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中医药健康产业示范中心

2、产业选择:(1)改造提升五大基础产业(2)积极引导三大先导产业(3)大力发展五大战略产业。

(二)县域产业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三轴六片”。

五、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布局

(一)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县域村镇空间结构为“一主一片,两副三轴”。一主:邵东县城。一片:火厂坪、杨桥、佘田桥组合城镇形成县域东部副中心。两副:分别是廉桥、仙槎桥两个中心城镇。三轴:分别是北部城镇密集发展主轴,县域中部城镇发展副轴,县域东部城镇发展副轴。

(二)村镇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邵东县域村镇体系等级结构按照“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乡镇——集镇——中心村”5级设置。

(三)村镇职能引导:

规划主要乡镇职能结构分为综合型、工贸型、工业型、农贸型、旅游型五大类型。

六、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一)铁路

规划建设沪昆铁路娄邵段扩能改造工程,建设邵东新火车站站场。

规划建设怀邵衡铁路,在杨桥书院站设置货运站。

规划长邵城际铁路,与洛湛铁路共线,预留邵阳-邵东远景城市轨道线,邵东段走向经由机场快速路至绿汀大道接入邵东火车站。

(二)公路

1、高速公路:上瑞高速、衡邵高速。

2、普通公路

形成 “五纵四横”交通结构的骨架公路网结构。

“四纵四横”公路网主骨架规划布局表

 

路线名称

主要控制点

技术标准

五纵线

邵阳东环线

牛马司-仙槎桥-九龙岭

二级(城区一级)

东部快速路

规划中心城区东部快速路,南接S237

二级(城区一级)

S218

即八老线改线

二级

东部旅游公路

界岭-团山-水东江

二级

S342-S237

简家陇、野鸡坪、佘田桥、水东江、杨桥、团山

三级

四横线

G320新线

范家山-牛马司-黑石铺-廉桥

一级

机场快速路

邵阳双清区-魏家桥-机场-火厂坪-砂石-流光岭-团山

一级

南横线(S244

邵阳-魏家桥-仙槎桥-简家陇-野鸡坪-衡阳

二级

S315

县城、周官桥乡、火厂坪镇、杨桥镇、水东江镇

四级

其他

 

S223

中心城区-黑田铺-新邵公路,九龙岭、仙槎桥,周官桥、黄陂、廉桥

三级

南部乡镇公路

双凤-简家陇-皇帝岭-灵官殿-堡面前-水东江公路

三级


 

县城部分
一、城市性质

 规划确定邵东县县城的城市性质为:

 全国现代商贸城市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强县

 邵阳市域次中心城市。

二、邵东县城职能定位

1、全国现代商贸城市

2、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强县

3、邵阳市域次中心城市

4、邵阳市域东部门户型城市

5、立足大湘西、服务大西南的商贸流通集散地

6、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县城规模

规划期末(2020年),县城人口规模为40万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2.8km2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7m2

四、规划结构

本次规划功能结构为“一心一廊三带五区”

“一心”——以中心湖面为核心,集中布置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营造滨湖绿带和湿地公园,形成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三带”——以邵水、桐江和槎江三条水系形成的滨河绿带作为城区最为重要的生态走廊。“五区”——分别为老城区、城北片区、里安片区、兴隆片区和檀山铺片区。其中老城区、城北片区和里安片区以居住和商贸综合功能为主,依托铁路交通枢纽,发展大型商贸和物流业。老城区的湖塘、兴隆片区西部主要发展工业,形成北城南工、产城融合的格局。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m )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M )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R

居住用地

938.59

1405.83

35.76

32.81

33.81

35.15

A

公共管理设施用地

204.9

416.38

7.81

9.72

7.38

10.41

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

55.39

69.42

2.11

1.62

2.00

1.74

文化设施用地

16.62

40.61

0.63

0.95

0.60

1.02

教育科研用地

108.31

224.05

4.13

5.23

3.90

5.60

体育用地

6.22

31.31

0.24

0.73

0.22

0.78

医疗卫生用地

11.22

40.68

0.43

0.95

0.40

1.02

社会福利用地

0.12

3.12

0.00

0.07

0.00

0.08

文物古迹用地

6.79

6.96

0.26

0.16

0.24

0.17

宗教用地

0.23

0.23

0.01

0.01

0.01

0.01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280.82

623.79

10.70

14.56

10.12

15.59

M

工业用地

406.08

550.28

15.47

12.84

14.63

13.76

W

物流仓储用地

34.24

69.10

1.30

1.61

1.23

1.73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425.81

641.37

16.22

14.97

15.34

16.03

其中:城市道路用地

395.76

587.17

15.08

13.70

14.26

14.68

U

公用设施用地

82.93

94.27

3.16

2.20

2.99

2.36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251.23

483.58

9.57

11.29

9.05

12.09

其中:公园绿地

75.37

401.08

2.87

9.36

2.72

10.03

H11

城市建设用地

2624.6

4284.63

100.00

100.00

94.55

107.12

 

五、居住用地

1)湖塘居住区

位于绿汀公园以南、公园路两侧,靠近上瑞高速出入口,是城区西部较独立的一个新区。该区居住主要为工业配套,结合原小学用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该区的公建中心。规划该区居住总用地140 公顷,居住总人口为5.5万人。

2)老城居住区

主要包括邵水河以北、铁路以南、解放北路以西的用地。结合旧城改造,配置市级公共设施,形成市级的公建中心。规划老城区居住用地约272 公顷,居住人口为8.2 万人。

3)站南居住区

指商贸物流区内居住用地,包括铁路以南、昭阳大道以北、希望大道以西区域。规划该区居住总用地135 公顷,居住总人口为4.3 万人。

4)里安居住区

位于希望大道以东、桐江河以北,是未来城市向东发展的重要新区。规划该区以居住为主,配套部分市级公共设施,以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设施体系。该区居住总用地329 公顷,居住总人口为11.0万人。

5)兴隆居住区

位于邵水河东、南,居住用地主要沿邵水河东、南侧布置。同时为兴隆片区的工业园区配套居住。规划居住用地110 公顷,居住人口约4.6万人。

6)城北居住区

位于铁路以北,高速公路、国道以西地区,现状有两条道路与主城区相连,是独立的工业物流用地。规划该片居住用地106 公顷,居住人口为4.4 万人。

7)檀山铺居住区

位于邵水以南、槎江以西的区域,距离邵东县老城区较近,接受老城区的发展辐射,具有一定的开发势能。因此,作为老城区和邵东经开区向南拓展的区域,规划该片区居住用地为公顷,居住人口为1万人。

六、工业与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1)工业用地

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550.2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2.84%,人均用地面积为13.76平方米,禁止建设三类工业。

规划搬迁中心片区内老工业、企业,置换为居住、商贸、社会福利、绿化等用地,完善配套功能;现有的零散分布工业逐步搬迁至兴隆片区。县兴隆片规划工业用地形成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区。

2)物流用地

2020年,规划物流仓储用地面积为69.1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1%,人均用地面积为1.73平方米。

七、绿地系统规划

1、总体目标

依托邵东城区良好的自然山水资源,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网络,体现邵东城市格局与丘陵特色,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建设丘陵特色园林城市。

规划目标:到2020年,力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规划绿地总面积达到483.58公顷(不含附属绿地),绿地率达到33%,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380.9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03平方米/人。

规划城区绿地系统构成“一心两带五湖三区”的绿地系统结构。

“一心三带”:“一心”指城区行政中心——保留现状兴和绿地广场,形成城市绿心;“一带”沿邵水河形成的贯穿城市东西向的主要滨水生态景观带。

“五湖三区”:二湖指沿邵水规划的五个湖泊 ;三区分别是指沿邵水西端、东端、中部形成的三个景观开敞区域,构筑城市生态型开敞空间,引导城市主导风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按照主中心级—副中心级—社区级服务体系,规划形成“两心五片”县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总体布局,在各片区组团内部布置社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设施形成分级设置、多中心的分布格局。

两心:主城综合服务主中心、 生态产业园文体中心。

五片:城北片服务中心、兴隆片服务中心、檀山铺片服务中心、火车站服务中心、国际商贸城中心。

1)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16.38公顷,其中,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72%,人均用地10.41平方米。

2  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69.4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62%,人均用地1.74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老城区,除非必要,不新建楼堂馆所。规划在东部生态产业园布局行政办公用地,其中在里安片区规划生态产业园管委会行政办公用地,位于昭阳大道与里安路交叉口,形成以行政办公为主的公共服务副中心。兴隆片区的行政办公用地位于衡宝东路与绿汀大道交叉口。

3  文化设施用地

至规划期末,规划文化设施用地40.6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95%,人均用地面积1.02平方米。规划形成“县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城市文化设施体系。

县级文化中心:在兴禾路昭候湖、大明湖畔规划建设文化广场,布置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群众艺术馆、剧院等大型公共设施。在金声路与百富路交叉口附近布置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组团级文化中心:结合各组团商业中心和居住组团中心布置文化中心,县城共规划4个组团级文化中心,主要布置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用地。

社区活动中心:结合各居住区中心和社区级商业功能区布置社区活动中心,按照35万人设一处文化活动中心、0.71.5万人设一处文化活动站进行配置。

4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224.0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23%,人均用地5.6平方米。规划保留现有邵东县行政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学校和党校。到规划期末,县城将设置32所小学,18所初中,7所高中。

高中:高中学龄16-18岁,按25/千人,每班50座,规划按5-8万人配建一所高中。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高中生22550学生,需450班。县城区共规划七所高中,分别是邵东一中、邵东三中、邵东十中、振华中学、邵东创新学校及其新校区、邵东经纬学校。在生态产业园新建邵东三中和邵东创新学校新校区,促进民办职业高中发展。县域范围实现“建设两所省级示范高中,两所市级示范高中,两所民办高中”的发展目标。两所省级示范高中分别指一中和三中,两所市级示范高中分别指新三中和十中,两所民办高中分别指邵东创新学校、邵东经纬学校。

初中:初中学龄13-15岁,按53/千人,每班50座,规划按3-6万人配建一所初中。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初中生26670学生,需537班。原有初中保留6所,扩建4所,新建8所,规划期末初中18所。

小学:小学学龄6-12岁,按照学区划分就近入学,按95/千人,每班45座。规划按0.3-3万人配建一所小学。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小学生46575人,需1054班。原有小学保留13所,扩建或异地新建12所,新建6所,合并1所,规划期末小学32所(含特殊教育学校)。

幼儿园:招收2-5岁儿童,按53/千人;到规划期末县城共有儿童26500人,需设置公办幼儿园11所和民办幼儿园。改扩建原有公办幼儿园3所,新建8所,每所18个班,用地30亩,其他幼儿园配建在规划居住用地中。

5体育用地

规划体育用地31.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73%,人均用地约0.78平方米。

   在生态产业园兴隆湖北侧规划县级体育中心,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及其它综合训练场地、全民健身中心等,建成邵东体育中心。在城北片区、檀山铺片区、兴隆片规划片区级体育中心。

3-5万人配建居住区级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包括居民室外健身场地、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小型足球场、健身房等配套设施。邵东县城共配置10处体育活动中心,结合居住区中心或公园绿地布置,方便居民使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同时将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

6  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40.6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95%,人均用地1.02平方米。

县城区域初步建立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为主体,民营专科医院及中间性医疗服务机构、门诊部、诊所为补充的城区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对全县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医疗服务中心。

规划医院共15-16所。综合医院6所,在生态产业园新建人民医院东院,新建民营二级综合医院2所;保留一级综合医院2所,新建1所。保留中医医院,在生态产业园新建妇幼保健院,新建专科医院及中间性医疗服务机构4-5所。门诊部2所,保留县疾控中心综合门诊部和牛马司职工医院新区门诊部。新建医疗急救指挥中心1所。建设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每个街道办事处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个街道社区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7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规划社会福利用地3.1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07%,人均用地0.08平方米。扩建原有社会福利院,完善设施条件,规划用地面积3公顷。

按居住区人口8~10/千人核算,到规划期末县城养老院床位达到4000床。规划2处养老院和老人护理院。每个街道办事处或居住片区每35万人设置托老所和老年活动中心,每0.7~1.5万人设置老年人服务站和老年人活动场地。

8文物古迹用地

对已核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根据文物的历史特点、现状条件,确定邵东县城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具体内容见历史文化保护章节。

9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县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商业金融服务体系。邵东县城商业服务设施结构为“两心三带五组团”的结构,即老城区商业服务中心,里安滨湖商务中心,各组团分别形成组团级商业功能区,包括新火车站商业中心、城北商业中心、国际商贸城批发中心、兴隆商业中心、檀山铺商业中心。每5万人左右划分一个社区,配置相应的商业功能区。

1)县级商业中心

老城区商业中心:百富广场周边和衡宝路、红岭路、建设路两厢,是老城区休闲购物的核心区。里安滨湖商务中心:桐江明镜湖和兴隆湖以北,由百富路、兴和路、金声路、绿汀大道围合而成,是新城区商业、休闲、购物的新中心。

2)三条商业带

依托现有商业服务设施,规划沿昭阳大道、金声路和金龙大道形成三条商业服务带。

3)五个组团级商业中心

里安组团规划一个组团级商业中心,位于火车货运站场南边,以国际商贸城市场作为中心,作为里安滨湖商务中心的补充,服务片区居民,方便居民购物。兴隆组团规划一个组团级商业中心,位于南湖湿地公园东侧,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布置大型综合市场,服务县城居民。城北组团规划一个组团级商业中心,位于北城大道与解放路北部延伸线交叉处周边。檀山铺组团规划一个组团级商业中心,位于南湖湿地公园西侧。老城区组团沿新火车站规划一个组团级商业中心,位于站前路南侧。

4)社区商业中心

建设项目及规模参考居住区公共设施标准确定。

5)市场规划

市场规划按县级-组团级-社区级三级配置,现有大市场主要位于老城区,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新规划县级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两处,一个为国际商贸城批发市场,一个为火车站批发市场。

按每35万人规划设一处组团级市场,主要为销售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为主,布置在各组团中心,到规划期末共规划组团级市场10个。

社区级市场主要为其它农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配置以便于居民生活、便于交通组织、便于交易管理为原则,按照服务半径500m米配置,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共同布置。对于原有的集贸市场,逐步进行“农改超”或者“农加超”。在市场布局调整中,实施必要的兼并和重组,避免重复建设,改善“低、小、散”的现状。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623.79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4.56%,人均15.59平方米。

10)康体娱乐用地规划

规划保留城区现有娱乐康体用地,在旧城区改造现有的一些文化娱乐设施,在生态产业园依托滨水景观和体育中心规划县级大型康体娱乐中心,设置酒吧、音乐厅、射击场、溜冰场等康体娱乐设施。在老城区火车站附近建设康体娱乐副中心,在各居住区中心增加相应的中小型康体娱乐设施,对现有的康体娱乐设施应予保留和充实,满足市民日常康体娱乐生活的需求。

规划康体娱乐用地1.9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05%,人均0.05平方米。

11)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规划

保留现有公用设施营业网店,合理布局新城区网点,在片区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布局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居住区合理配建部分零散网点作为补充。

规划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3.6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08%,人均0.09平方米。

九、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邵东的用地特点和地形情况,形成以县城主干路为骨架,以次干路、支路相结合的有机分布的县城道路系统,城区形成““一环六纵八横””的骨架路网结构。

一环:邵阳市外环线、320国道改线、机场快速路以及东部快速路。

六纵:公园路、金龙大道、解放路、金声路、绿汀大道、互生路。

八横:老320国道、北城大道、北岭路、昭阳大道、兴和大道、衡宝路、人民路、城南路。

十、给水工程规划

用水量预测

邵东县城远期日供水规模为17.0m3/d

1)供水水源

邵东县城供水水源桐江、黄家坝水库、三合水库、西洋江、落水河、资江。

2)供水设施规划

近期改扩建兴隆水厂,总规模6m3/d。扩建4m3/d处理设施,其中从黄家坝水库取水3m3/d,从三合水库取水1m3/d。规划近期对龙潭水厂进行提质改造,仍采用西洋江水源,规模3m3/d。基于柳桥水厂规模及原水水质,县城用水量较少时停用柳桥水厂,当用水高峰供水量不足时才短时启用。资江给水工程(邵阳市区桂花渡水厂)一期设计供水能力为5m3/d,远期供水能力达到10m3/d,供给邵东7m3/d

十一、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老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新建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预测

邵东县城污水量为10.0m3/d

3)污水处理厂

除了现状邵东的第一污水处理厂,规划规模为8.0m3/d(一期4.0m3/d已建成)。在桐江南片区西端规划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0m3/d

十二、电力工程规划

1)电力负荷预测

预测规划区2020年最大负荷为310MW,用电量为14.3亿kWh

2、变电站布点规划

1220kV变电站

规划新建城东220kV变,主变容量为180MVA,规划选址位于黄陂桥与周官桥两个乡镇之间。

2110kV变电站

近期新建娄邵铁路邵东牵引变;扩容湖塘110kV变,增加一台50MVA主变。

2020年,规划新建兴隆和城北两座110kV变电站,终期主变容量3 50MVA,预留用地0.8公顷,周边预留防护绿地15米;扩容荷花塘110kV变,更换20MVA主变为50MVA,扩容黄陂桥110kV变,增加一台50MVA主变。在城中预留一座变电站用地。

十三燃气工程规划

1)气源选择

近期引进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管道天然气到来之前的、主气源,远期从邵阳市引入长输管道燃气作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作为辅助气源,供应管道燃气无法覆盖区域。

2)用气量预测

预测至2020年邵东日用气量约22.58万立方米,年用气量约8244万立方米。

3)压力级制

邵东县的管网系统取中压一级管网系统,采用区域调压站、楼栋调压箱、专用调压站相结合的调压方式供气,确定中压管道设计压力为0.4MPa

4)燃气场站规划

LNG气化站

在工业产业园规划新建3 60 立方米 LNG气化站一座。

天然气加气站

划县城建设4座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综合考虑加油服务半径,布置在县城周边。

 

原文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博彩平台排行榜  承办单位:亚洲博彩平台排名数据局 |

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4000179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1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210003   邮箱:sdszfwz@126.com   政府网站联系电话:0739-2662722